“不許炒房”是在拯救投資者,可有人就是執(zhí)迷不悟

2017-12-06 來源:泰州裝飾招標網

為什么中國人特別癡迷于買房?由房價上漲的歷史經驗,從而對未來形成一種價格上漲的預期。問題在于,當價格高到一定程度,其風險會增加,后期上漲的勢頭也會減弱。尤其是在確定了“房子是用來住的”這樣一種居住屬性之后。倒不是說房子絕對不能買了,而是再不能像之前那樣見房就買,有多少杠桿加多少杠桿了。

對任何事物的過度追捧都會產成泡泡,倒不是說現(xiàn)在的市場一定存在泡泡,只有在投資失敗之后才知道自己成了“接盤”的。買家和賣家的信息永遠是不對等的,即便是賣家也不知道自己會賣在最高點;那么為什么會有人盈利呢?就在于在這種不對等的信息,在對未來不確定的預期中,贏家總是先人一步,不去追求價格的最高點,而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了收益的最大化的點。


對于買房人,就要在房子尚未被大眾認為是一種投資品時,選擇低價的、折扣的房產買入,回過頭看,過去房子價格相對較低,恰恰是現(xiàn)在高房價下盈利的空間所在;當房子價格漲起來之后,買房人搖身一變成為了賣房人,收益也就在差價中獲得了。


具體到房價變化,我們說影響因素眾多;有人說,買房要看長期政策,這話不假,但買房本身也有自己的規(guī)律;客觀的說,房價從一開始,就不能說是低的,也許人們還記得當年北京8000一平米的時候,但那時候收入也是相對較低的,究竟是什么讓人們一直能買得起“一直很貴”的房子呢?金融杠桿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當看不清房價走向時候,看一下目前高的杠桿率和居民的負債率也應該能對未來有一個比較客觀的判斷和預期;簡言之,那就是現(xiàn)在房價確實高,一套房漲了不少錢,但賣得出去嗎?首付比例越來越高、獲取資金的渠道越來越少;2016年,不管是投資者還是買房自己住的人,大家在房子上主動加杠桿;有人甚至連首付都用金融杠桿撬動,這個風險疊加的普通購房者身上,是無法承受的。



2017年,房子從“不動產”變成“凍產”,不能買也不能賣;看似是對房子提出了要求,實際上是對拼命加杠桿的投資者敲響了警鐘:過去加杠桿驅動的盈利模式難以為繼,以投資品為催化劑的蹺蹺板游戲可以告一段落了;如果還執(zhí)迷不悟,炒來炒去用杠桿套白狼的人會在未來慢慢被市場收拾。可以說,不許炒房的指導精神,救了炒房客,如果他們迷途知返的話;同樣的,遏制住瘋狂上漲的房價之后,客觀上也幫助了想買房自己住的人。


現(xiàn)在還想去炒房的快醒醒,畢竟去杠桿的大背景下,資產配置趨勢應該是“輕資產高周轉”,注重現(xiàn)金流的收入,而不再把資產規(guī)模當做投資的唯一目標。至于說已經持有多套房的人,可以說“冬天來了,春天等著去吧”,高負債率可能會在未來五年拖垮一個中產;退一步說,即便是三到五年限制放開,房價在“租售同權”“共有產權”等保障住房的政策之下,更多房源會集中那個時間沖入市場,因此保持價格不跌就是萬幸啦。

泰州裝修公司

-- The end --

免責聲明:網站部分文章內容及圖片來源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網友都在說(共0條)

© 泰州裝飾招標網 電話:0523-86339766

蘇ICP備2022043279號-1